那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演绎和归纳: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演绎和归纳: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演绎和归纳: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两个流派: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经验主义(Empiricism),这对应了两种研究方法:演绎法(Deduction)和归纳法(Induction)。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方式。

01. 演绎法Deduction

演绎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先找到绝对正确的前提,再基于此形成后续推论(一般化的结论)
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是正确的。完全基于演绎逻辑的科学常被称为精确科学

1.1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 人都会死(大前提)
–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 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1.2 欧几里得公里
欧几里得的整个几何体系,都建立在5条公里之上,都是基于5条公里推理所得:
1.假定从任意一点到任意一点可作一直线
2.一条有限直线可不断延长
3.以任意中心和直径可以画圆
4.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5.若一直线落在两直线上所构成的同旁内角和小于两直角那么把两直线无线延长,它们将
在同旁内角和小于两直角的一侧相交

1.3 第一性原理(参考之前文章)

02.归纳法 Induction

根据先前观察,对未来做出推测 
归纳法的提出者可以认为是培根。 归纳法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进行经验总结,从而对未来做出预测。
举例:看到过许多只乌鸦,它们都是黑色的,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天下乌鸦一般黑。

归纳法的问题
可能是错的。我们永远无法考察天下所有的乌鸦。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归纳法是从结果找原因的过程。所以因果规律也被怀疑了。

03. 演绎法VS归纳法

归纳: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一般的原理和普遍的事物;
演绎:由一般(或普遍)到个别.

演绎法和归纳法在认识发展过程方面, 方向是正好相反的。归纳(指不完全归纳)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而演绎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 其结论的正确性取决于前提是否正确, 以及推理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则.
演绎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 并非说演绎是重复已经知道的东西, 若是那样的话, 对科学研究便没有什么意义了。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通常是演绎法和归纳法会共同使用。(重演绎)

04.理性主义 cogito

对理性主义实践最为充分的应该是笛卡尔,他提出了著名的:cogito(我思故我在)

基于演绎法,因为要找到恒定为真的前提,就需要怀疑一切:比如生活常识、道德观念、权威观点、事物本质等等。笛卡尔把这种思想方法推到极致——

在我们的一生中,哪怕只有一次,我们是不是可以对一切稍稍感到怀疑的东西都一律加以怀疑呢?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在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之前,就已经先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意见、看法、传统与习俗;那么当我们有一天想到应该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时,是不是应该对以前所接受的一切统统加以怀疑呢?他怀疑人们熟知的一切,直到找到一个不可能被怀疑的东西为止——这就是著名的 “cogito(我思故我在)”。

理性主义的特点:先找到 “真理”,然后通过演绎逻辑的方法建立起所有的哲学——和几何学的思想方法非常相似。
如果作为基础的“真理” 是错误的,那么整个体系都会是错误的。

05. 经验主义

我认为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培根。
他在《新工具》中,将科学发展的路劲总结为:观察、实验、经验、归纳、总结、分析,发现真理,验证真理;通过不断的归纳来找到普适性的规律。
事实上,并不存在恒定为真的科学。

牛顿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当速度接近或达到光速,就需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解释;在原子微观级别的时候,只能用量子力学解释。所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并不存在绝对的可比性,应该根据具体的场景、使用范围而定。

06. 科学

科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经验主义的认识论。
科学本身继承了经验主义所有的优点和缺点。科学最大的优点,便是它的基础——即大量的事实和实验——是可以被所有人再现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检验由归纳的来的规律是否符合事实。这一个重要的特点,使得科学不像理性主义哲学那样需要每个人从头开始思考,而是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科学。不但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人可以共同参与同一个科学体系的建造,而且祖辈的科学可以被子辈完美继承。

科学走上了进化的道路。

07. 新理性主义者

坚持用理性主义的方法看待世界,将经验主义作为一种实用工具.

找到了自己的真理,并坚定地将它作为自己价值体系的基础,然后通过演绎逻辑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所有思想。追求认识论和价值观的统一,追求更大范围的真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